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是什么 试验方法有哪些

225次 2025.01.17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是一种重要的毒理学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灵敏地检测物质对细胞核遗传结构的改变情况,对评价某种物质对DNA损伤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毒性评价价值‌。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介绍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是一种‌检测染色体畸变或评价化学物质诱导染色体损伤的实验方法‌‌。它基于染色体损伤和干扰细胞有丝分裂的化学毒物会导致微核形成的原理‌。


  微核是存在于细胞中主核之外的一种颗粒,大小相当于细胞直径的1/20\~1/5,呈圆形或杏仁状,其染色与细胞核一致‌。在间期细胞中,微核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通常认为是细胞内染色体断裂或纺锤丝受影响而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滞留在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最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如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这是因为嗜多染红细胞是分裂后期的红细胞,此时红细胞的主核已经排出,胞质内含有核糖体,吉姆萨(Giemsa)染色呈灰蓝色,微核容易辨认,且微核自发率低‌。


  试验过程中,通过给啮齿类动物染毒,然后处死取其骨髓,经过制片、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PCE中的微核数量,以此来评价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


  此外,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诱突变物的初筛试验方法‌。通过观察骨髓细胞中的微核率,可以检验药物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为化学物质的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1)‌选择实验动物‌:


  常用小鼠,体重在20-24克,雌雄均可。


  每组动物10只,可设3-4个剂量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2)‌染毒途径与剂量‌:


  染毒途径依受试物定,选择与人时间接触方式相似的方式。


  染毒剂量以LD50的1/5-1/50为好‌。


  (3)‌骨髓细胞微核分析片准备‌:


  迅速取胸骨及部分肋骨,剔除肌肉组织及表面结缔组织。


  沿胸骨剪掉多余肋骨,用滤纸或纱布将胸骨擦净。


  取载波片,标记后,用滴管取小牛血清在载波片一端滴一滴小牛血清。


  剪去骨骺端,用弯止血钳将骨髓挤至盛有一滴小牛血清的玻片上,混匀,用推片将其推成薄厚均匀的片子,自然干燥‌。


  (4)‌固定与染色‌:


  片膜干后用甲醇固定15分钟,晾干。


  干燥后用吸管吸取10%Giemsa染液滴满载玻片,染色10-15分钟。


  染色完毕,自来水冲洗载波片背面‌。


  (5)‌观察与计数‌:


  通常计数PCE(嗜多染红细胞)细胞中的微核,因为红细胞在成熟前会将主核排出,而保留微核‌。


  使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微核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