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水检测方法有哪些

8次 2025.05.21

  实验室用水是实验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实验室用水分为三个级别,不同级别水的检测项目和方法存在差异。常见的检测项目涵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微生物等多个方面,不同项目指标检测方法不同。实验室用水检测方法有哪些?


实验室用水检测


  实验室用水检测方法


  (一)电导率测定


  电导率是衡量实验室用水纯度的重要指标,反映水中离子含量。一级水和二级水的电导率极低,通常使用在线电导仪,在制备水的过程中实时监测,仪器精度需达到0.01μS/cm。


  对于三级水,可采用离线检测,将水样转移至洁净的容器中,使用便携式或台式电导率仪进行测量,测量前需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如氯化钾标准溶液,确保测量准确性。


  (二)pH值测定


  实验室用水的pH值一般在一定范围内,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将pH计的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pH值。


  (三)重金属离子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适用于检测水中铜、铅、锌、镉等重金属离子。将水样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消解等,使金属离子转化为可测定的状态,然后将处理后的水样引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金属离子对光的吸收程度,计算出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可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水样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在高温等离子体中,水样中的元素被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得出各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四)阴离子检测


  离子色谱法:用于检测水中的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常见阴离子。水样直接注入离子色谱仪,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阴离子的亲和力差异,实现阴离子的分离,然后通过电导检测器或其他合适的检测器检测分离后的阴离子,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比浊法(适用于硫酸根离子等):在一定条件下,使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通过测量悬浮液的浊度来间接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含量。通常使用浊度计进行测量,测量前需制备一系列硫酸根离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水样的浊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五)菌落总数测定


  采用平板计数法,取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无菌操作接种到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在适宜的温度(如37℃)下培养一定时间(通常为24-48小时),然后对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进行计数,以每毫升水样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L)表示水样中的菌落总数。


  (六)大肠杆菌检测


  多管发酵法:将水样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中,在37℃培养24小时,观察是否产气。若产气,则将培养物转种到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继续培养后,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是否为大肠杆菌,再通过进一步的生化试验(如革兰氏染色、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等)进行确证。


  滤膜法:将水样通过0.45μm的滤膜过滤,使大肠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放置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根据滤膜上典型菌落的数量计算水样中大肠杆菌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