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水检测可氧化物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室用水可氧化物质含量测定关乎实验准确性与可靠性。该测定为保障实验用水质量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可氧化物质来源多样,如有机物、某些低价态无机物等。准确测定可氧化物质含量对化学实验结果影响重大。实验室用水检测可氧化物的方法有哪些?
实验用水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也属于可氧化物质。不同行业实验室对可氧化物质含量要求有差异。医药行业对实验用水可氧化物质含量限制极为严格。测定方法选择直接影响可氧化物质含量数据精准度。
实验室用水检测可氧化物的方法分析
一、酸性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与水中的可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还原,根据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来计算可氧化物的含量。
(二)操作步骤
取一定体积(如100mL)的实验室水样,置于洁净的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一般为5mL1+3硫酸溶液),使水样呈酸性。
准确加入一定体积(如10.00mL)已知浓度(如0.002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摇匀后,将锥形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
加热结束后,立即加入一定体积(如10.00mL)已知浓度(如0.005mol/L)的草酸钠标准溶液,此时溶液颜色应褪去。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秒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二、碱性高锰酸钾法
(一)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水中的可氧化物反应,剩余的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从而间接计算可氧化物的含量。
(二)操作步骤
取适量水样(如1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如5mL)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L)和一定体积(如10.00mL)已知浓度(如0.01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摇匀后,在室温下暗处放置一定时间(如10分钟)。
加入一定体积(如5mL)的硫酸溶液(1+3)使溶液呈酸性,再加入一定量(如1g)的碘化钾,摇匀后,在暗处放置5分钟。
用已知浓度(如0.01mol/L)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
实验室用水检测机构-中科检测,具备CMA、CNAS资质认证,开展实验室用水各项目指标检测服务,具体检测费用及周期可以咨询中科检测工程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