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皮内反应 试验介绍
动物皮内反应试验是各种体内特异性试验中应用最广、结果较可靠测试剂量控制较严格的一种试验方法,适用于评价生物材料或制品及其组成对皮肤的潜在刺激作用。
动物皮内反应 试验动物
应使用健康、初成年的白化兔,雌雄不限,同一品系,体重不低于2kg。应使动物适应环境,并按ISO 10993-2的规定饲养。评价试验材料初试应至少采用3只动物。如预期有刺激反应,初试应考虑使用1只动物。除非出现明显的阳性反应[红斑或水肿记分大于2],否则应至少再使用2只动物进行试验。在使用了至少3只动物后,如为疑似反应,应考虑进行复试。
动物皮内反应 试验步骤
a. 试验前4 h~18 h,彻底除去动物背部脊柱两侧足够面积的被毛,以备注射浸提液。
d. 脊柱左侧中部开始作皮内注射极性溶剂对照液,右侧注射非极性溶剂对照液,各 5 点,每点注射 0.2 ml,间隔 10~20 mm
e. 结果观察注射后即刻、24 小时、48 小时和 72 小时观察并记录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按表 10-5-28 格式记录皮肤注射部位及其周围的组织红斑和水肿计分.
b. 在每只兔脊柱一侧的5个点皮内注射0.2 mL用极性或非极性溶剂制备的浸提液。在极性浸提液注射点每一试验位点用 5° 针头皮内注射 0.2 ml 材料的生理盐水浸提液,极性溶剂对照液注射部位则注射 0.2 ml 生理盐水;非极性浸提液注射点注射 0.2 ml 材料的橄榄油浸提液,非极性溶剂对照液注射点注射 0.2 ml 橄榄油。
d. 脊柱左侧中部开始作皮内注射极性溶剂对照液,右侧注射非极性溶剂对照液,各 5 点,每点注射 0.2 ml,间隔 10~20 mm
e. 结果观察注射后即刻、24 小时、48 小时和 72 小时观察并记录注射部位的皮肤反应。按表 10-5-28 格式记录皮肤注射部位及其周围的组织红斑和水肿计分.
动物皮内反应试验 记分系统
反应 | 计分 |
红斑和焦痂形成 | —— |
无红斑 | 0 |
极轻微红斑(勉强可见) | 1 |
清晰红斑 | 2 |
中度红斑 | 3 |
重度红斑(紫红色)至无法进行红斑分级的焦痂形成 | 4 |
水肿形成 | —— |
无水肿 | 0 |
极轻微水肿(勉强可见) | 1 |
清晰水肿(肿起边缘清晰) | 2 |
中度水肿(肿起边缘约1mm) | 3 |
重度水肿(肿起超过1mm,并超出接触区) | 4 |
刺激最高记录 | —— |
应记录并报告注射部位的其他异常情况 |
为您推荐
更多
推荐资讯
推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