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试验项目标准及方法是什么


微核试验是检测染色体或有丝分裂器损伤的一种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留在子细胞的胞质内成为微核。最常用的是啮齿类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以受试物处理啮齿类动物,然后处死,取骨髓,制片、固定、染色,于显微镜下计数PCE中的微核。
微核试验项目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农药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化妆品对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化学品对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微核试验标准
《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
GB15193.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
GB/T21773-2008化学品体内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GB/T28646-2012化学品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SN/T2178-2008危险品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方法
YY/T0870.4-2014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第4部分:哺乳动物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
YY/T0870.6-2019医疗器械遗传毒性试验第6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微核试验
GB/T31713-2015抗菌纺织品安全性卫生要求
GB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GBZ/T240.11-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第11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GB/T17219-1998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微核试验方法
微核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遗传毒性的重要方法,主要通过观察细胞中微核的形成来评估染色体损伤或非整倍体诱导效应。以下是主要试验方法分类及原理:
一、按试验系统分类
1)体内微核试验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试验:常用小鼠或大鼠骨髓细胞,计数2000个嗜多染红细胞中微核发生率。
外周血淋巴细胞试验:小鼠外周血中微核红细胞较易观察,适用于慢性毒性评估。
2)体外微核试验
哺乳动物细胞试验:常用CHL、V79或CHO-K1细胞系,通过短期(3-6小时)或长期(1.5-2个细胞周期)处理检测。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试验:结合细胞松弛素B阻断胞质分裂,提高微核检出率。
二、按技术方法分类
常规镜检法:使用吉姆萨或孚尔根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微核。
流式细胞术:通过荧光标记快速分析大量细胞,灵敏度高。
分子生物学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或抗着丝粒抗体染色,区分染色体断裂与非整倍体。
-
适用产品质量法的“产品”的范围是什么?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厂、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这一规定,以对“产品”下定义的方式,规定了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的产品的范围。
-
中科认证教您如何选择产品质量鉴定机构?中科认证教您如何选择产品质量鉴定机构?
-
热原试验是什么?热原试验方法标准介绍热原是引入或释放到机体内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它包括细菌性热原、内源性高分子热原、内源性低分子热原及化学热原等。热原试验应用于药物及医疗产品的检测(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管、手术器械等等),热原试验用来评价材料介导的致热性,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体内,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的情况,以判定医疗器械中所含热原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中科检测开展热原试验。
-
医疗器械皮下植入试验方法步骤及标准医疗器械皮下植入试验是评定皮下组织对植入材料的生物学反应,皮下植入试验是将植入物植入实验动物的皮下组织,对试验材料植入物与准许临床使用的对照材料植入物的生物学反应进行比较的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医疗器械皮下植入试验可用于比较不同表面结构或条件的同种材料的作用,或用于评价材料经各种处理或改性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