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净化车间检测标准规范及流程介绍

311次 2025.01.06

  电子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包含新能源锂电、光伏、电路板、半导体、电子材料、电子产品等众多领域。由于电子产品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对室内空气环境和品质的要求极为严格,电子净化车间检测指标应包括温度(℃)、湿度(%RH)、悬浮粒子、风速、压差、噪声、照度、静电、气态分子污染物等。


  其中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测受控环境中悬浮粒子数量来验证洁净度等级是最关键的。粒子数量超出洁净度等级所允许的限值时,将造成受控环境的异常,导致洁净度等级降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电子净化车间检测标准规范


  GB50472-2008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591-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ISO14644-1:2015国际标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GB5007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25915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电子净化车间检测流程


  净化车间检测测定之前必须对系统、洁净室、机房等处进行全面清扫,在清扫和系统调整后必须连续运行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检漏等项目的测定。电子净化车间测定的程序大致如下:


  风机空吹→室内清扫→调整风量→装中效过滤器→安装高效过滤器→系统运行→高效过滤器检漏→调整风量→调整室内静压差→调整温湿度→单相流洁净室截面平均速度、速度不均匀的测定→室内洁净度测定→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定→生产设备有关的工作和调整。


  电子净化车间布局原则


  1.功能分区明确:净化车间应划分为生产区、辅助区和管理区。生产区包括生产线、装配线、测试区等;辅助区包括仓库、休息室、更衣室等;管理区则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各区域之间应设置缓冲区,以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


  2.流线合理:在布局净化车间时,应确保人流、物流的合理分流,避免交叉和混流。人流通道应宽敞、明亮,便于员工通行;物流通道则应尽量缩短物料运输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3.设备布局合理:生产设备应根据工艺流程和生产需求进行合理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便于操作和维护。同时,应考虑设备维修和升级的空间需求。


  4.安全与环保:净化车间应具备安全出口、灭火器等安全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员工能够迅速疏散。同时,车间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废气、废水等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