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形测量基本步骤介绍

222次 2025.03.06

  海底地形测量是测量海底起伏形态和地物的工作。是陆地地形测量在海域的延伸。按照测量区域可分为海岸带、大陆架和大洋三种海底地形。特点是测量内容多,精度要求高,显示内容详细。此系陆地地形测量在海洋区域的延伸,内容包括:水深测量、海上定位测量、海洋底质探测和海底地形图绘制等。


  海洋地形测量介绍


  海洋中地形测量是海洋测绘的类型之一,是以测量海底起伏为主的测绘工作。海底地形测量是确定海底地貌和海底地物情况,并将有关要素展绘在图纸上;所绘制的地形图是海洋研究、国防和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基础资料。


  海洋地形测量技术


  海洋地形测量分为港湾测量、沿岸测量、近海测量、远海测量,一般采用侧扫声纳技术,运用海底地物对入射声波反向散射的原理来探测海底形态,侧扫声呐技术能直观地提供海底形态的声成像,在海底测绘、海底地质勘测、海底工程施工、海底障碍物和沉积物的探测,以及海底矿产勘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海洋地形测量步骤


  海底地形测量是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将海水覆盖下的海底地形及其变化记录在载体上的测绘工作。其基本步骤内容包括获取海底地貌形态信息,探测海底沉积物的分层结构,收集露出水面、悬浮水中或固定于底土的植物等,为编制海底地形图提供基本资料。


  测绘海底地形图一般采用统一的测量基准点、坐标格网和投影。海底地形图的分幅、编号、比例尺方案也有统一规定,并常常与同地区的陆地地形图取得一致,以利海、陆地形图的衔接使用。海底地形图的比例尺视各海域的重要性而定,一般为1:25000~1:250000成套出版。海底地貌用等深线或负等高线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