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是通过物理测量来反映沉降变化的一种方法。它最常用的是钢丝千分尺,即通过测量桩和桩顶之间的距离来评估桩沉降量。
我们的服务
一体化实验室整体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为全球各产业提供一站式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全国统一服务监督热线:

400-133-6008

沉降 观测介绍

沉降观测是一种技术用于对围护结构的结构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其目的是检测支柱、桩、架桥等围护结构的沉降情况,以便了解结构受到的压力程度。 

沉降观测是通过物理测量来反映沉降变化的一种方法。它最常用的是钢丝千分尽,即通过测量桩和桩顶之回的距离来评估桩沉降量。

沉降 观测作用

在实际生产和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是有效监控建筑物是否安全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竣工验收的法定资料,验收标准为最后一百天最大沉降速率小于0.01mm/d~0.04mm/d。
地基基础是隐蔽工程,其整体质量看不见摸不着,变形测量数据是重要的证明手段。
建筑物周边环境与地质具有不确定性,及时地变形观测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止损。

沉降 观测要点

水准基点的设置: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 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测量宜采用精密水平仪及钢水准尺,对第一观测对象宜固定测量工具和固定测时人员,观测前应严格校验仪器。
测量精度宜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m,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3m。
观测时应登记气象资料,观测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具体建筑确定。在基坑较深时,可考虑开挖后的回弹观测。